西部新闻网: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:13259888867 总编信箱:xibuxinwen@qq.com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本网聚焦 > 正文

著名文化学者张龙谈陕西流传的爱情故事

www.xibuxinwen.com.cn(2025-08-30)来源:西部新闻网
复制链接关键词:

  “陕西的每一寸土地,都藏着能穿透时光的爱情故事。从周原的《关雎》吟唱到长安的市井传奇,从华山的仙凡相恋到黄土高原的民歌声里,这些故事不是凭空虚构的浪漫,而是这片沃土上历史、文化与人性的深情凝结。”谈及陕西流传的爱情传说,文化学者张龙的话语中满是对本土文化的珍视。

  三秦大地承载千年历史,文化学者张龙带你展开一幅关于爱情的长卷,深挖从周秦汉唐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,剖析背后的文化底蕴,探究这些故事如何历经岁月,成为陕西独特的文化符号,展现其前世的浪漫与今生的传承。陕西的爱情传说不仅是浪漫的故事,更隐藏着历史与文化的线索。文化学者张龙深入研究,为你揭秘这些传说背后的历史密码,解读其中蕴含的周人的礼、秦人的智、汉人的信、唐人的雅,让你看到传说中不曾留意的文化符号。

  在张龙看来,陕西的爱情故事自带“厚重感”,这与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底色密不可分。“你看合阳的‘关关雎鸠’,那不是简单的情诗,是周文王与太姒在洽川之畔相遇,太姒的贤淑与周文王的仁厚相契,这段爱情被写入《诗经》开篇,成为华夏‘君子好逑’的爱情范本——它讲的不只是两情相悦,更是‘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’里的品德相合,是周人对‘礼’与‘情’的平衡。”他认为,这类源于上古的传说,为陕西爱情故事奠定了“崇德尚礼”的基调。

  谈及关中平原的传奇,张龙格外推崇那些藏着“智慧与坚守”的故事。凤翔的“吹箫引凤”,秦穆公之女弄玉自幼善箫,能奏出凤凰和鸣之音,而萧史吹箫可引百鸟来朝,二人因音律相知,在凤台之上合奏,引来凤凰栖落,最终乘凤成仙——“这故事里的浪漫,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,是‘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’的灵魂契合,是古人对‘知音式爱情’的极致向往。”而岐山的“苏若兰织锦劝夫”,更让他赞叹不已:“前秦时期,苏若兰的丈夫窦滔因政见不合被贬流沙,她思夫心切,用五彩丝线织就840字的《璇玑图》,这锦帕上的回文诗,正读、反读、斜读皆成篇章,字字藏着思念与劝诫,窦滔见后深受触动,最终夫妻团聚。这哪里是普通的爱情故事?是古代女性的才情与坚韧,是‘以智护情’的陕西智慧。”

  到了汉代,陕西的爱情故事又添了“守信重诺”的底色。张龙谈及兴平的“举案齐眉”,眼中满是敬意:“东汉隐士梁鸿携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,孟光每次备好饭菜,都会将托盘举至眉际,恭敬递到梁鸿面前,这份‘相敬如宾’不是客套,是夫妻间对彼此人格的尊重,是汉人‘信’与‘礼’在婚姻中的体现。”还有泾阳的“柳毅传书”,书生柳毅途经泾河,遇洞庭龙女三娘受夫虐待,龙女泣求他传书洞庭,柳毅虽与龙女素不相识,却信守承诺,千里迢迢赴洞庭送信,龙女获救后感念其义,历经波折与柳毅成婚——“这‘信’,是汉人推崇的侠义风骨,也让爱情多了份‘重诺守信’的厚重。”

  临潼的《长恨歌》故事,藏着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又悲怆的帝妃之恋。唐玄宗初见杨贵妃便倾心,经出家还俗之序册其为妃,此后“春宵苦短日高起”,他沉迷宠爱而疏朝政。安史之乱爆发,二人西逃至马嵬坡,禁军哗变逼赐死杨贵妃,唐玄宗“掩面救不得”,只能眼睁睁看着爱人逝去。乱后回宫,他睹物思人,见芙蓉念其面、见柳树忆其眉,日夜被思念缠绕。白居易以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道尽二人深情,更以“此恨绵绵无绝期”写尽这段爱情在权力与命运碾压下的遗憾,让这段帝妃恋成为陕西爱情传说中极具时代悲歌感的一笔。

 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,沉淀了无数市井烟火里的爱情。张龙谈及长安西市的“破镜重圆”,语气满是温情:“南朝陈末,太子舍人徐德言预感国将破,与妻子乐昌公主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,各执其一,约定‘他日正月望日,卖镜于西市,以期相见’。隋朝灭陈后,乐昌公主沦为杨素姬妾,徐德言流落长安,正月十五果然在西市见一老仆卖半镜,两半铜镜相合,徐德言题诗‘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不归’,乐昌公主见诗泣不成声,杨素感其深情,最终让二人团聚——这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,是因为它藏着普通人对‘团圆’的执念,是乱世里最珍贵的‘守诺’。”还有南郊的“人面桃花”,唐时博陵人崔护清明游城南,在桃溪堡一户人家讨水,见主人之女容貌秀美,二人虽未多言,却已心生好感;次年清明崔护再访,只见桃花依旧,却不见佳人,遂题诗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,后来才知女子因思念他一病不起,幸得崔护归来,老翁才将女儿许配给他——“这故事把长安的春日酿成了最纯粹的浪漫,让每个走过樊川的人,都忍不住想起‘去年今日此门中’的意境。”

  而陕西的爱情故事,从不只囿于关中。张龙说,从华山到黄土高原,每一处都有独特的深情。华山上,“肖史弄玉”的传说让中峰成了“玉女峰”,相传二人曾在此吹奏箫笙,箫声仿佛还在山间回荡;华县的“宝莲灯”,刘彦昌途经华山,与三圣母在圣母殿相遇相恋,却遭二郎神阻挠,三圣母被压华山之下,其子沉香长大后劈山救母,这段跨越仙凡的爱恋,藏着“为爱抗争”的勇气;蓝田的“梦断蓝桥”,唐代诗人裴航途经蓝桥驿,遇仙女刘云英,刘云英以“玉杵臼”为聘礼,裴航历经千辛寻得玉杵臼,最终与刘云英结为仙侣 ,而“尾生抱柱”的故事也发生在蓝田,春秋时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下相会,洪水暴涨时尾生坚守诺言,抱柱而死,一喜一悲,却同样藏着对“承诺”的坚守。

  张龙还提到,陕北的爱情故事又添了份“刚烈与质朴”。铜川的“孟姜女哭长城”,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征修长城,客死他乡,孟姜女千里寻夫,在长城下哭倒八百里城墙,最终怀抱丈夫尸骨投海——虽是悲情,却让陕西的爱情多了份“为情坚守”的壮烈。延安的“兰花花”,民女纪兰英(人称“兰花花”)与红军战士相恋,面对地主的逼迫,她宁死不从,最终与爱人相守,这段故事被编成民歌,“青线线那个蓝线线,蓝个英英采”的旋律里,是黄土高原儿女对爱情的忠贞;米脂的“吕布与貂蝉”,貂蝉为除董卓,周旋于吕布与董卓之间,她与吕布的爱情,藏着陕北人的侠义与豪情;榆林的“梁红玉与韩世忠”,梁红玉本是延安籍女将,与韩世忠结为夫妻后,共同抗金,在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助威,夫妻二人同心报国,这段“英雄配美人”的故事,是乱世里“家国与爱情”的相融。

  在陕西,还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。比如安康瀛湖金螺岛流传的田螺姑娘与杨娃的故事,田螺姑娘被杨娃的孝心打动,每天趁他打鱼时帮其洗衣做饭,一次风暴中,田螺姑娘用壳照亮湖面救了杨娃,二人以湖为证,结为夫妻 ;长安斗门的牛郎织女传说,早在西周《诗经·大东》就有记载,西汉时昆明池畔立起牛郎织女石像,隔河相望,注入爱情因素,传说正月十七是他们的结婚日,七月七是相会日,长安斗门及关中地区至今传承着相关庙会习俗,这一传说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爱情经典。

  “这些爱情故事,不是孤立的‘言情’,而是陕西文化的一个个切片。”张龙总结道,“它们有周人的礼、秦人的智、汉人的信、唐人的雅,也有陕北人的烈、关中人的实。它们告诉我们,陕西不只有厚重的历史、磅礴的山河,更有最细腻、最动人的‘情’。读懂这些故事,才算读懂陕西的‘柔’——这份柔,藏在千年的时光里,藏在每一个陕西人的骨子里,也藏着这片土地最动人的温度。”

  本文作者:著名文化学者、特约评论员、资深传媒人、书法家、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、老子故里文化顾问、两汉三国文化推广大使,陕西文旅推广大使、西部新闻网总编辑张龙。

编辑:西部新闻中心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西部新闻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,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。
推荐热点信息